您好,欢迎来到长安信托官方网站!本网站支持IPv6。投资有风险,认购需谨慎

地产类信托仍应注重风控

阅读次数:5444次     进入3月份后,国内信托集合产品成立规模持续下降,而房地产信托的比重却持续回升,上周更是重新占据首位。不过,市场人士表示,随着规模扩大,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问题将愈演愈烈。


    贷款类比重增加
    上周,国内理财市场共成立29款产品,成立规模约为33.79亿元。与前一周相比,集合产品的成立数量和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产品的平均规模更环比减少2038.83万元,达到约1.17亿元。


    数据显示,上周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为3.18年,平均收益率为9.54%。在新成立的29款产品中,共有17款产品平均期限在2年及以上,其中,平均期限最长的产品期限为10年。这些集合产品,从投资领域看,金融类产品有4款,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有2款,工商企业领域产品共3款,房地产类有7款。“从投资领域看,基础产业、房地产类产品平均期限两年左右比较常见。尤其是近来有几款金融类开放期产品平均期限较长,拉高了集合产品的整体平均期限。”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王利表示。


    与此同时,成立的产品类型也发生了较大改变。比如,贷款类产品回到了久违的规模榜首位置,而证券投资类产品却结束了之前的领先优势,恢复正常。


    统计显示,上周成立的29款产品中,以贷款方式运行的产品共有8款,融资规模为12.81元,占总成立规模的37.91%;组合运用类产品成立5款,共募集资金8.22亿元,占总规模的24.32%;而权益投资类产品有6款成立,共募集资金6.17亿元,占总规模的18.26%;其他投资类产品共成立4款,募集资金3.59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10.63%;另外,证券投资类产品成立6款,募集资金3.00亿元,占总规模的8.88%。


    王利认为,证券投资类产品成立规模连续两周占据榜首的优势终于结束,贷款类产品成立规模占据首位,这表明之前证券投资类产品成立规模的突然增加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的偶然现象。


    房地产信托规模扩大
    上周引起市场最大关注的是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重新占据首位。


    “今年,随着基础产业信托的势头减弱,房地产信托在成立规模上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不少信托公司又重新将发行的重心转回房地产领域。尽管金融类产品的成立规模一度领先,但结合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在成立上的优势来看,本周房地产信托重新回到成立榜首,这才是比较正常的情况。”王利表示,单周统计到的成立情况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从近期一段时间的整体情况看,房地产信托在成立方面的领先地位还是无法动摇。


    分析人士表示,房地产信托“回暖”并不代表此前的“兑付危机”就此解除,反而随着成立规模的持续扩大,房地产信托融资量上升,产品的单个兑付风险与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在上升。尤其是,近期“国五条”细则颁布后,其对地产的影响还需观察。因此,地产类信托的风险警戒不能放松。


    而对于具体产品,专家表示,目前需要重点关注产品两方面风险:一是信托项目的还款来源;二是信托计划的担保方。因为,前者直接关系到投资本金安全,后者则是前者出现问题后的保险屏障。(来源: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