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信托融资升温
软控股份12日公告,控股股东袁仲雪将其所持有的公司5800万股质押给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占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40.08%,占公司股份总数的7.81%,其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6,181,372股,限售条件流通股(高管锁定)21,818,628股。
“由于资金链日益紧张或者扩大投资,许多上市公司股东,尤其是一些持有限售流通股的股东,纷纷找到信托公司希望进行质押融资,信托公司也敏锐地抓住了机会。”信托业内人士介绍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难度加大,转道信托已成为融资的一种现实选择。”
业内人士表示,信托公司对于质押信托这一金融工具的操作相对银行更加便利,如银行的贷款手续相对繁杂,在有燃眉之急的业务上不占优势。此外,银行作为传统融资渠道——其贷款较为谨慎,尤其是限制类行业,这也使得一些企业更倾向于寻求信托公司作为融资渠道。在信托公司的股权质押业务中,房地产行业配置量最高,这可以看出一些端倪。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1074笔质押中,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上市公司的质押数量达到了204笔,占比为18.9%。
因此,信托公司这两年在质押股权市场与银行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市公司股票累计质押2002笔,其中银行承接861笔,占比为43%,合计股权质押股数为249.47亿股,占比35.16%;信托公司承接的质押股权共875笔,占比为43.7%;质押股份合计383.81亿股,占比为54.1%,信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首超银行。今年前4个半月在468笔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中,信托承接180笔,占比为38.46%;承接股权95.48亿股,占比为52.9%。
中小信托公司扎堆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最受中小信托公司青睐。从2012年至今,在信托公司承接的全部1074笔业务中,承接笔数排名前5的信托公司为:华鑫信托(63笔)、四川信托(56笔)、中原信托(55笔)、五矿信托(48笔)、厦门信托(46笔)。在2011年年末受托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中融信托承接了45笔居前列。
“一些大型信托公司对这项业务不太感兴趣,主要原因还是回报率‘有点低’。”一家中型信托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说,“但对中小信托公司来说,这项业务仍是冲量的较好途径。”
据他介绍,他们在这项业务中重点关注有融资需求(融资额度原则上不低于3000万元)且持有股票的上市公司股东,包括营业部内外持有大量流通或限售股的客户。原则上要求融资主体财务状况良好,有比较稳定的还款来源,质押的股票质地和流通性较好,全流通股优先,如是限售股则须在信托期限届满三个月前解禁,融资期限不超过两年。他透露,信托公司目前进行股份质押融资的成本并不高,上市公司流通股质押目前的成本一年期不超过10%。
风险隐患显现
联发股份4月12日公告称,公司股东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于4月2日至4月10日期间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减持后,山东信托持有公司股份1120万股,占总股本的5.19%。
联发股份此前公告,山东信托因与公司二股东联邦国际纺织有限公司存有担保借款合同纠纷,法院强制将联邦国际纺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联发股份22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19%),以非交易形式过户至山东信托名下。山东信托将在未来不久的时间内通过减持。
业内人士表示,这应该是融资方无力回购所质押股份,被信托强行处置。目前由于股市剧烈波动造成估值下降及部分信托公司风控措施不足,一些股权投资类信托开始出现兑付难题,如万福生科、ST超日等股权信托计划兑付问题。
市场人士表示,通常情况下股权质押的风险在于质押的股权出现贬值。为应对风险,信托公司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及股票的流动性、估值水平等因素对质押率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沪深300股票流通股的股权质押率最高6折以下,沪深300以外主板5折以下,中小板4折以下,创业板3折以下,限售股相应降低10%,并在协议中设置警戒线和平仓线。当质押股票市值低于警戒线,信托公司向融资方提示追加质押或保证金;若其间股价触及止损线,信托公司有权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处置质押股票。但随着股权质押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产品的风险偏好越来越高,在设计结构上不断超过风险线。如一些产品的股权质押率高达7折甚至以上,且质押时没有考虑到补充质押能力。一旦质押股票股价大幅下跌,产品的风险隐患就将完全暴露,此前几款出现兑付危机的股权类信托或多或少存在这些问题。(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