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长安信托官方网站!本网站支持IPv6。投资有风险,认购需谨慎

大资管下信保合作空间广阔

阅读次数:8943次

作为资产管理领域的主力军,信托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李宪明表示,当前信托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即弱经济周期、强市场竞争以及强资产管理需求。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末,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3.98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14.69%;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954.95亿元,利润总额为642.30亿元。

发力信保合作

近年来,资产管理市场的容量和边界不断扩大,资产管理成为中国金融业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业务板块。中国整体金融体系的重塑过程,为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和合作开辟了空间。

以外贸信托公司为例,其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服务银行、资本市场、实业市场、理财市场四大领域和固有业务在内的“4+1”战略业务群,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400亿元。

外贸信托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雍莹雪认为,大资管领域酝酿着新的机遇,带来了金融耦合交叉的机会,金融在各个领域渗入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增加。与此同时,各类金融机构也开始金融合作和创新,以前各自为政、相对封闭的市场结构正在逐渐被打破。

近两年来,信托公司与银行、保险公司的合作日趋深化,据外贸信托公司总经理徐卫晖介绍,外贸信托公司已与二十几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末,全国共有88家保险机构投资了673只信托产品,总规模为4350亿元,其中共有35家信托机构参与了发行。保监会资金部资金处处长方斌认为,当前信保合作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从2012年到2015点一季度增速较快,近期可能有所放缓。二是集中度较高,一方面是基础资产的集中度较高,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达到了50%以上;另一方面是交易对手集中度较高。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信托公司与保险公司面临着不同的业务发展瓶颈。雍莹雪表示,信托行业面临着产品收益降低以及缺乏大型机构客户等问题,而保险资金的筹集和支付受保险契约的制约,对外投资收益过低。通过信保合作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她认为,信托与保险可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业务合作,一是信托公司为保险机构提供多样化投资产品,将保险资金对接信托产品。二是根据保险公司需求,设计定制化投资产品。三是保险公司为信托公司与小贷公司合作发行信托计划,提供贷款损失信用保险服务。四是在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业务上展开合作。

不仅仅是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通过双方的合作在制度上也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保险是发现风险,而信托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双方从制度和产品上可以互补。”李宪明表示,“比如家族信托业务,设计时会发现家族企业的资产有一个变动的过程,需要将家族信托做成开放式,不断将财产全部囊括进去,这就需要通过遗嘱或者是保险的方式。保险产品与信托产品的结合对家族企业资产的保障力度就非常强了。”

信保合作潜力待挖

当前,信保合作进入到了深度磨合期。中国保险资管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表示,目前资产管理市场进入新常态,在这种新形势下保险与信托两个行业如何加深战略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与信托在产品创新、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PPP项目、境外投资等方面都有着创新合作的空间。徐卫晖也认为,信保合作自2014年开始发力,增长速度很快,未来的发展、创新空间都非常大。他表示,外贸信托公司未来希望借助在转型方面的先发优势和强大的资产配置能力,在客户共享、产品共享、配置共享等方面与保险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对于大资管下信保合作的未来发展,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另类投资业务部总经理曹评建议,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在项目前期的尽调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投后管理工作也需加强。此外,他认为,对于资金配置需求、产品供应、定制化产品需求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 来源: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