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长安信托官方网站!本网站支持IPv6。投资有风险,认购需谨慎

孩子的压岁钱,父母可以用吗?

阅读次数:119次

乙亥猪年春节在阵阵鞭炮声、祝福声中落下了帷幕,在对家乡的老父老母尽了孝道、和久未见面的挚友亲朋把酒言欢后,数数钱夹,今年你给出去了多少压岁钱?你的孩子又收到了多少压岁钱?

小时候,“压岁钱去哪了?”是一个世纪谜题。

每年过年走亲访友后,照例就会听到一句“今天收了多少压岁钱?妈妈/爸爸帮你存起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以前大家生活水平都不高,压岁钱主要就是图个吉利,五块十块是平均水平,一块两块也算正常发挥,如果遇到个有钱亲戚给了张百元大钞,简直可以开心一整个新年。那时候的我们也单(tai)纯(sha),父母让上交压岁钱就上交了,从没想过要问为什么。现在不一样了,一个春节下来收到的压岁钱动辄上万甚至十几万,今年春节网上甚至流传起了孩子用点钞机数压岁钱的视频。

压岁钱已经不只是从前的压岁钱,但父母的套路还是从前的套路。于是,网上有了大量吐槽的帖子,孩子们控诉自己的压岁钱被父母私自拿去打麻将、加油、买包、美容等等。作为曾经的“受害者”,现在的“施害人”的我们,看到这样的新闻也就一笑而过,顶多觉得现在的孩子真是聪明,不好骗了。

然而真的只是这样吗?

压岁钱本质上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赠与。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在给压岁钱这个法律关系中,受赠人是孩子,因此压岁钱当然应该属于孩子所有,与家长无关。而且赠与物一经交付,除非有法定或约定事由发生,否则赠与不得撤销。所以,基本上,给出去的压岁钱是不能要回来的。有的人认为压岁钱是家长之间的财产交换,这显然也是不对的,因为家长之间互相给对方孩子压岁钱,属于两个独立的赠与行为,家长间并没有交换财产的合意。

因此,压岁钱是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

那父母能没收或挪用孩子的压岁钱吗?

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管理孩子的财产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责任(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父母可以为孩子代为管理压岁钱,但要向孩子说明只是代为管理而不是没收。同时,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民法总则》第35条)。父母可以使用孩子的压岁钱,但前提必须是为了孩子的利益,例如给孩子报兴趣班、买教辅书籍、给孩子买商业保险等。如果像上文提到的拿着压岁钱去打麻将、做美容,用于自己消费,显然就不符合法律规定,只不过这些都属家庭内部事务,一般情况下法律不会进行约束,但如果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利益,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救济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在逐年攀高。今天的压岁钱已经不仅只是节日祝福,更是一种财富馈赠,沉甸甸的红包中寄托的是长者对晚辈未来生活衣食无忧的期许。网上针对父母私用压岁钱的吐槽看似无伤大雅,但也不禁让我们警醒于未成年人财富安全的脆弱。未成人由于缺乏管理能力,不能实际控制自己的财产,这就使得他们的财富有极大的被挪用的可能。即使资产未被挪用,由于年轻人财富管理意识不足,刚一成年就能自主掌握大笔财产,也很容易造成财产被挥霍。这些问题在财富的隔代传承中尤为突出。

那么有什么方式,能够既实现财富隔代传承的目的,又能保证财富不被挪用或挥霍呢?

家族信托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选择。

家族信托具有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传承架构功能,可以通过设计详尽的信托利益分配方案,杜绝传承给后代的财富被挪用或挥霍。

举个例子:张先生有一个4岁的小孙子,由张先生一手带大,爷孙感情非常好。张先生希望将自己的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小孙子,但又担心孩子年纪太小,如果自己发生意外这笔巨额财富会被儿子儿媳挪用,同时张先生也担心一下子给孩子太多钱,会让他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为此张先生设立了一个家族信托,将自己的财产都装入信托,信托的唯一受益人是自己的小孙子,信托分配方案设计为小孙子可以每年从信托财产中领取固定数额的教育和生活费用,同时可以在考上大学、留学、结婚、生子等每个生命里程碑式节点申请临时分配。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保证孩子将来的生活,又能确保财产使用的安全。

传承财富和积累财富一样需要智慧,选择适合的传承方式,向后代合理传递财富,才能保证家业恒昌。

 

                                   作者:家族信托开发部  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