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长安信托官方网站!本网站支持IPv6。投资有风险,认购需谨慎

行走川藏线 温习革命史——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党组织活动记

阅读次数:130次
    日前,西安信托党支部与工会共同组织员工重走一段川藏路(从成都至康定)。
    从成都出发西行,途经雅安。雅安底蕴深厚,不仅曾是川藏茶马互市古驿、西康省省会以及国宝熊猫栖息的主要地区;更与中国工农红军结下不解之缘——历经湘江战役,1935年5月,红军17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翼王兵败之处,成为红军会师之地。
    与大渡河同属岷江水系的青衣江,依依相送,直至著名的二郎山出现在众人视线。
    “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一曲创作于1951年的《歌唱二郎山》,见证了官兵修筑入藏公路的丰功伟绩。从相关资料上看,当年参加修路的解放军第十八军士兵们身着单薄棉衣,捆着绳子吊在半山腰,一个人扶着錾子,另一个人挥着铁锤。在修路的4年时间里,近5000名战士永远长眠于此,二郎山成为他们峥嵘岁月的载体。
    建国以来,川藏路不断得到修缮。2001年建好通车的二郎山隧道,作为川藏线改造咽喉工程,当时创下多项国内记录:海拔最高、埋深第一。成都到康定的车程缩短为5小时,路通财通。
    穿过隧道,就进入甘孜州臧区境内。在高大雪山的背景下,美丽的白塔,飘动的经幡以及转动的经轮,让人陶醉;多变的天气,蜿蜒的山道以及复杂的路况,令人惊心。
    在磨西小镇,汉藏彝等多民族元素得到和谐体现。位于老街上的一座天主教堂,作为红军长征史上的磨西会议所在地,引人关注。“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正是在磨西会议上,红军决定飞夺泸定桥。
    行走一段川藏线,温习一段革命史与创业史。几天知与行的结合,大家收获良多。(总经办杨苏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