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长安信托官方网站!本网站支持IPv6。投资有风险,认购需谨慎

长安信托2013年北京媒体研讨会成功举行,北京媒体纷纷称赞——长安信托:崛起的西部黑马令人称道

阅读次数:682次
公司快讯:6月20日下午,北京东四环健一公馆内,长安信托2013年北京媒体研讨会隆重举行,公司总裁崔进才、常务副总裁陈英邀请到10多位全国主流媒体负责人,就“媒企关系:如何化解财富焦虑”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与交流。而与会媒体嘉宾,则普遍对迅速崛起的长安信托抱有厚望,纷纷称赞在优秀法人治理结构下,公司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发展前景,有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信托公司之一。
2012年,长安信托的发展速度震惊同业,管理资产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居于全国第六,资本回报率达全国第二,均创下了公司有史以来最佳成绩。而随着中国财富市场的迅速扩容,尤其是信托行业超越保险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第二阵营的背景下,品牌已经成为各大信托公司竞争的下一个焦点。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品牌形象、扩大与权威媒体的交流,公司特于北京举办了此次活动。会议相关主办人员透露,此类活动将在全国各地相继举行。
在会议上,公司总裁崔进才首先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媒体嘉宾对公司短短6年内即成长为中国西部最大的信托公司一事深为震动。在随后的交流中,与会嘉宾就会议主题以及长安信托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与探讨。
公司常务副总裁陈英则从业务创新方面表示,能把财产的关系调整的更好,是作为信托从业人员想推动的,信托可以做到东西很多,将来遗产信托、家族信托、公益信托都需要舆论的铺垫和准备,同时长安信托也准备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对行业发展有所推动。
最后,公司总裁崔进才对与会媒体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并表示长安信托需要在强化品牌方面坚定信心,公司已经确认品牌建设是必然的发展核心,未来将进一步密切与主流媒体的合作与共赢。  
下为与会嘉宾精彩发言集锦:

 
    1、《理财周报》主编夏日:我做理财以来这是第一次参加西部企业的活动,没想到一个西部信托企业可以做的这么好这么大。近年来的信托行业,已经渐渐的地走出了当年的一放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的局面,大量有职业素养的职业经理人进入,有利于信托行业的发展。我认为,加强媒体和百姓对信托行业的深入了解,解决需求端问题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是信托行业发展面对的现实问题。此外,从长远角度来看,家族财富管理将来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2、《第一财经周刊》副主编任雪松:中国社会财富增值致使新富人群理财需求市场扩大,而当下无论是国内资本市场还是海外资本市场的反差,都带给人们理财发展方向上的困惑。目前许多理财公司面临着理财人群更加年轻、不稳定的财富结构,从我们杂志来讲,我们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年轻的高级白领人群或者90后人群上,如何让这些人群理解理财的概念有一定难度。尽管信托业的业绩很高,但公众更希望知道投资的具体途径和游戏规则。


 
    3、《北京青年报》财经版主编汤正宇:从中国目前社会现状来看,大城市街头还没有出现到处都是白领的景象,没有明显的富人区,大财团联姻也未形成,说明社会阶层还没有固化,还存在流动的可能性,这就为信托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将来可能会实现资产的全球配置。根据国外经验,经过大发展之后,下一阶段信托企业间的较量将体现在品牌竞争上。信托行业已经成为社会利益集中点,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瑕疵不要紧,企业发展的战略和路径才是最重要的。

 
    4、《金融界》营销运营中心总经理孙小桥:前几天我母亲把房子卖了说要买信托,我就开始研究信托。我发现投资者了解理财知识的渠道非常匮乏。大部分的话语权掌握在第三方手里,第三方推荐什么,用户往往就容易信什么。但目前第三方市场比较混乱,有的第三方仅仅是几个人从信托公司拿到产品就卖,哪个返点高就说哪个好,我认为信托企业应该把销售渠道尽量控制在自己手里,还应通过媒体把好的东西推广出去,让大家更加了解信托。

 
    5、《东方财富网》副总经理廖双辉: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由信托企业主动发起的活动,这几年无论是银行、券商甚至是小额贷款商都很焦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除了品牌塑造、公告,互联网作为平台还有很多功能,比如银行,随着移动互联网速度的加快,这么多的网点在未来的四、五年之内至少会关掉三分之一。信托业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也许可以考虑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开展业务。

 
    6、《北京晚报》京报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依旺:同是金融行业,但许多人对信托还是不太了解,作为朝阳理财产品,信托企业可以跟都市类报纸合作。报纸受众广泛、人群稳定,方便读者反复阅读、比较、计算,这些跟信托业有着高度的契合点。信托企业可以考虑利用大众都市类报纸进行宣传。
    7、《和讯网》副总经理兼总编王炜:焦虑来源于层级未固化,大家还有向上的希望。从产品设计来说,信托没有刚性兑付的责任,但信托经营的是信任,过去的一些创新,比如红酒信托、艺术品信托,说到底都不是体制的创新,信托作为一种交易随时可能存在违约的风险,体制创新应该被关注。
 
    8、《1039交广传媒》董事、副总裁王欣:走入寻常百姓,是信托企业关注的重点。从我个人来讲,经历了基金、股票,我发现中国人理财中存在许多错误的观点,这是今后宣传导向中应注意更正的地方。财富市场潜力非常大,关键是通过什么方式去挖掘,我们属于大众媒体,希望以后可以协助长安信托进入北京,做好广泛的市场调研。此外,第三方很关键,他们是接触主要客户的终端销售,他们对客户的宣传介绍将直接影响到客户的选择,所以应该在第三方上下点功夫,在全面撒网的情况下,重点培养。


    9、《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新闻中心总监李振华:通货膨胀是财富巨大的吞噬体,我们对怎么寻找理财产品很焦虑,目前大部分产品收益比较低,过去可以依赖银行体系,现在单一的理财产品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中国老百姓喜欢稳定的、持续的回报,经历了资本市场长时间的洗礼,固定类收益的产品最符合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谁抓住了巨大的融资平台和投资需求,谁就抓住了市场,只有专业的能力和渠道,才能诞生伟大的公司。信息明确,专业运作,可以减少客户对行业的误解,也可以减少信托企业要承担责任的要求。
 
    10、《当代金融家》副总编韩松:过去的成功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所以必须不断改变,我们以往的历史没有教会我们怎么应对新的情况,我相信中国进入金融活跃的时期不会太久,对于信托领域来说,在监管方面带来的优势是个逐步被侵蚀的过程。焦虑是合理的,我们要做的是把焦虑变成一个正向的东西,而不是因为焦虑而得抑郁症。媒体与金融机构的信任很重要,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给编辑、记者做金融培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式。
 
    11、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郑智:信托行业快速发展,但大家对信托了解很少,作为一个关涉到公众利益的行业,应该提高开放度,坦然面对媒体,讲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等。过去的信托不等于现在的信托,今天的信托公司和历史上的上千家信托公司除了名字可能还有相同的地方,其他的都已经推倒重来了;国外的信托不等于国内的信托,中国目前却少一部信托业法;现在的信托也不等于未来的信托。大家对刚性兑付过于恐慌。刚性兑付是金融市场的普遍现象,打破刚性兑付不等于血本无归。只要资产在,不可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