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7号文出台后,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对于信托业务,要回归信托主业」,市场预计,监管层针对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及规范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将陆续出台,可能涉及解决刚性兑付、严格信托产品合格投资者认定、对投资人的信息披露等问题。
就在中诚信产品兑付期越临近之际,外电周五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中国银监会要求各地高度关注理财产品和信托业务的风险。特别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信用风险。银监会并要求,各地加强对煤矿相关的信贷审查,需加紧产能过剩可能导致的偿付问题,亦要密切监察理财产品及信托的风险。这被市场认为,这与中诚信或出现违约风险有关。
此前银监会出台的107号文,从目前信托产品的发行看,对市场的影响暂未显现。包括房地产信托在内,近期各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持续上升。但业界估计,针对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及规范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将陆续出台,可能涉及解决刚性兑付、严格信托产品合格投资者认定、对投资人的信息披露等问题。
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表示,107号文明确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功能定位,实际上也透露出监管层对目前信托公司将自身定位为投资银行的不满。特别提出「运用净资本管理约束信托公司信贷类业务」,实际上是对刚性兑付的信托功能定位的否定。他建议,应该转变「只要不出现兑付问题就是没问题」的监管思路,把监管的重心从结果监管转移到过程监管上来,让投资者具有一定的产品及项目甄别能力,降低对刚性兑付的依赖。(来源:大公网)